资讯中心> 行业新闻 >会计专业硕士渐成主流
会计专业硕士渐成主流
发表于:2018-07-10

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是会计专业继续深造的两条路径。两者并行已有12年之久。

随着时间推移,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渐成现在会计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个趋势。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行业。有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带着问题来学习,能更快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种实践与理论的再结合,更有助于达到培养目的。另一方面,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效率上的提升,更能满足个人成就感,对提升今后的工作能力很有帮助。

与此同时,我们能够看到,随着国家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实践型会计人才。

科研和实务是“会计树”上的并蒂花,会计学术学位看重理论研究,MPAcc更看重实务学习。会计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是各有侧重。其实除了会计专业,还有其他专业也有类似的分类,比如法学研究生的培养也分为“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务。

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部署,自2009年起,包括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在内的绝大部分专业学位项目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这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重新定位硕士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9年,在首届中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论坛上,MPAcc教指委主任委员、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要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我们国家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曾有学员表示,在就读MPAcc时,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吵翻天”,因为来自证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企业等不同单位的同学就某些问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学纲要规定的3项任务。目前国内的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服务的倾向,MPAcc教育紧盯市场,密切联系实际,因为大学里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交给社会�**用的。

科研的归科研,实务的归实务。各得其所,各自欢喜。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已经取消了会计学术型硕士。入学时,根据考生意向进行相应选择。致力于科研的考生可直接申报硕博连读,而更喜欢解决实务的考生则建议攻读会计专业硕士。

能作科研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精英分子是会计人的少数,更多的会计人还是会选择实务工作。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取消学术型硕士,在尝试的同时更是一种创新。或许,这也能从另一侧面反映,会计专业硕士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然而,证书只是证明自身能力的工具,关键在于通过学习掌握所需的知识,通过读书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无论是会计学硕士抑或会计专业硕士,殊途同归,都是为我国的会计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那份光和热。